药师经感应网

人间佛教的蓝图(上)

发布时间:2019-10-12 09:56:01作者:药师经感应网

\

人间佛教的蓝图(上)   一、伦理观“居家之道”   二、道德观“修养之道”   三、生活观“资用之道”    四、感情观“情爱之道”   五、社会观“群我之道”   六、忠孝观“立身之道”   七、财富观“理财之道”   八、福寿观“拥有之道”   九、保健观“医疗之道”   十、慈悲观“结缘之道”   十一、因果观“缘起之道”  十二、宗教观“信仰之道”   十三、生命观“生死之道”  十四、知识观“进修之道”   十五、育乐观“正命之道”  十六、丧庆观“正见之道”   十七、自然观“环保之道”  十八、政治观“参政之道”   十九、国际观“包容之道”  二十、未来观“发展之道”   前 言   人间佛教的建设,在佛教界已经逐渐达成共识了!大陆、台湾、香港都在发扬人间佛教,自无疑义;日本虽无人间佛教的口号,但其所行所为,例如寺院的开放、僧侣的参加社会事业、檀家制度的设立,以及佛教界创办大学、开设百货公司等,也都充满了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具体实践。乃至韩国也把古老的教团逐渐现代化,例如成立电视台等等,未来走上人间佛教的路线,这也是时代的自然趋势。   此外,越南、马来西亚、印尼、菲律宾等,都是大乘佛教的教区。所谓人间佛教,也就是菩萨道的大乘佛教,现在只有部份的南传佛教还停滞在小乘、原始的阶段,但是近闻斯里兰卡、泰、缅有识之士,对未来佛教的发展,也已偏向人间佛教了,例如在泰国具有极大群众力量的法身寺,从“法身”(dharmakaya)这个名词即可知道,他们也在积极的走向大乘菩萨道。泰国的比丘尼达摩难陀(Dhammananda)于二○○一年二月六日在斯里兰卡的达柏达沙玛兰寺(Tapodaramaya),公然受持沙弥尼戒法,向不求革新的传统挑战;柬埔寨佛教大众部僧王德旺(Tep Vong)长老、斯里兰卡西区首座达摩罗卡(Pandith Talalle Dharmaloka Anunayaka Thera)长老、斯里兰卡佛教巴利文大学副校长甘布卢甘伟瓦日拉(Kumburugamawe Vajira Maha Thera)长老、印度摩诃菩提协会会长玛巴拉迦玛伟波拉撒拉(Dr. Mapalagama Wipulasara Maha Thera)长老、尼泊尔达摩吉帝佛教月刊主编阿斯瓦哥斯(Bhikkhu Ashwaghosh)法师、泰国摩诃珠拉佛教大学巴拉摩诃松载普罗斯旺(Phra Maha Somchai Prohmsuwan)副校长等大德高僧,联合参加印度的三坛大戒,并且担任三师暨尊证之职;佛光山国际佛教促进会在斯里兰卡出版人间佛教的书籍,并且于可伦坡的达柏达沙玛兰寺(Tapodaramaya)举办新书发表会时,有罗哈拿派系主席罗睺罗(A. Sn Rahula)长老、律学长老难陀拉达那(K. Nandaratana)、肯兰尼亚大学哲学所所长达亚?伊迪里辛(Daya Edirisinghe)教授、斯里兰卡佛教会副主席舍拿拉克?维加亚松达拉(Senarat Wijayasundara)居士等僧信三百多人出席,共襄盛举。   从上述诸多实例证明,人间佛教的号角已经在世界各个角落响起,人间佛教的宣扬已经受到普世人类的认同,人间佛教的普及已经近在眼前了,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。   所谓“人间佛教”,不是哪个地区、哪个个人的佛教;追本溯源,人间佛教就是佛陀之教,是佛陀专为人而说法的宗教。人间佛教重在对整个世间的教化。一个人或一个团体,要能够在政治上或在经济上对社会有所贡献,才会被大众所接受;同样的,佛教也一定要与时代配合,要能给人欢喜,给人幸福,要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,如此才有存在的价值,否则一定会遭到社会淘汰。   佛教有很好的资源,如文学、艺术、音乐,都可以成为度众的因缘,可是过去一直很少有人应用,只知强调无常、无我、苦、空的认知,而没有人间性、建设性的观念,难怪佛教兴盛不起来。   六十多年来,我所推动的佛教,是佛法与生活融和不二的人间佛教。人间佛教不是佛光山自创,人间佛教的理念来自佛陀,因为佛陀出生在人间,修行在人间,成道在人间,度化众生在人间,一切以人间为主。因此,教主本身就是人间佛陀,他所传的就是人间佛教。   人间佛教是人生需要的佛教。过去的佛教由于一些人士的误导,较注重山林与出世的形式,现在的佛教则要从山林走入社会,从寺庙扩及家庭,把佛教落实人间,使生活美满,家庭幸福,在精神上、心灵中、人际间都很和谐。佛光会员四句偈“慈悲喜舍遍法界,惜福结缘利人天,禅净戒行平等忍,惭愧感恩大愿心”,即是说明人间佛教的菩萨行谊。可以说以人为本、以家为基点,平等性、普遍性如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无私的救度众生,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,就是人间佛教。   “人间佛教”重视生活里的道德思想净化,以及精神心灵的升华。如果你相信因果,因果在你的生活中有受用,因果就是人间佛教;你相信慈悲,慈悲在你的生活中有受用,慈悲就是人间佛教。三皈、五戒、六度、十善都是人间佛教。人间佛教就是救度大众的佛教,举凡著书立说、设校办学、兴建道场、素斋谈禅、讲经说法、扫街环保、参与活动、教育文化、施诊医疗、养老育幼、共修传戒、佛学讲座、朝山活动、念佛共修、佛学会考、梵呗演唱、军中弘法、乡村布教、智慧灵巧、生活持戒,以及缘起的群我关系、因果的循环真理、业力的人为善恶、灭道的现世成就、空性的包容世界、自我的圆满真如等等,这些都是人间佛教。   人间佛教是现实重于玄谈、大众重于个人、社会重于山林、利他重于自利;凡一切有助于增进幸福人生的教法,都是人间佛教。   本文的主旨不在高谈人间佛教的理论,也不拘泥于一般学术论文的格式,只是有感于过去学者们常把佛教的理论搬来搬去,说是论非,分歧思想,造成佛教的四分五裂,殊为可惜。其实,佛教本来就是“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”,道理不在辩解,而重在同一信仰。就等于吾人经常阅读经文,义理明了;阅读注解,反而不知所云。佛教的学术论文,重在给人信心,给人明白,给人一以贯之,对义理融会了然。佛教常讲般若智慧,为的是去除分别;但实际上佛教界过去的各宗各派、各种议论,重重叠叠,异说纷纭。虽说佛教博大精深,但歧途杂论,未能有益于佛心证道,明白说,我们并不喜欢谈是论非的佛法,我们需要的是一乘直入的人间佛教。   人间佛教是易懂难行之道,今日的佛教界,讲经说论,可以舌灿莲花,滔滔不绝;讲说人间佛教,何其难哉!即使能讲人间佛教,也是肤浅的口号,不能身体力行。人间佛教是实用的佛法,行住坐卧、衣食住行、举心动念,哪一项生活能离开人间佛教呢? 吾人虽生在人间,犹如身在庐山中,不识庐山真面目。今为帮助世人一窥人间佛教的风貌,仅就佛法经论、古德懿行中,有关人间佛教的各项实践,整理而略论伦理观(居家之道)、道德观(修养之道)、生活观(资用之道)、感情观(情爱之道)、社会观(群我之道)、忠孝观(立身之道)、财富观(理财之道)、福寿观(拥有之道)、保健观(医疗之道)、慈悲观(结缘之道)、因果观(缘起之道)、宗教观(信仰之道)、生命观(生死之道)、知识观(进修之道)、育乐观(正命之道)、丧庆观(正见之道)、自然观(环保之道)、政治观(进修之道)、国际观(包容之道)、未来观(发展之道)如后,希冀以此建立人间佛教的蓝图与理念。   一、伦理观(居家之道)   伦理是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,一个家庭里,即使亲如父母、兄弟、姊妹、伯叔、夫妻、妯娌等眷属,也要靠长幼有序、尊卑有别、上慈下爱的伦理关系来维系,才能保障彼此之间的秩序与家庭的和谐。过去政府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中,特别提倡科学(science)、民主(democracy)、伦理(ethics),可见伦理在中华文化当中,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量。  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,由于长期以来一直以寺院的出家僧侣为主,致使一般人以为佛教只重出世思想,忽略对居家生活的关心。其实佛教是僧俗四众所共有,也重视家庭伦理,例如《无量寿经》告诉我们:家人眷属“当相敬爱,无相憎嫉”;对于资生日用要“有无相通,无得贪惜”;甚至平日相处要“言色常和,莫相违戾”。从这些话就可以看出,佛陀的教化实在是深具人间的性格与生活的力用。   家庭是每个人的生活重心,孝顺则是人伦之始,是伦理道德实践的根本,所以在家庭的人伦眷属关系当中,佛教首重孝道的提倡。佛教认为,孝顺父母,报答亲恩,这是上报“四重恩”之一;反之,弑父弑母,则是不通忏悔的“五逆大罪”。《观无量寿经》更将孝顺父母列为往生净土的重要资粮。   过去儒家主张:生养死葬、晨昏定省、和颜悦色、恭敬柔顺,此乃人子孝亲之道;佛教也说“尽心尽寿,供养父母;若不供养,得重罪”(《五分律》),又说“供养于父母,及家之尊长,柔和恭逊辞,离粗言两舌”(《杂阿含经》)。但是,佛教更进一步认为:“非饮食及宝,能报父母恩,引导向正法,便为供二亲。”(《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》)莲池大师在《缁门崇行录》中,他把孝顺分为三等:“生养死葬”,只是小孝;“荣亲耀祖”,是乃中孝;“导亲脱苦”,才是大孝。因此在《本事经》及《佛说孝子经》中一致说道:能开化其亲,才是真实报父母恩;也就是说:父母若无信,则使起信心;父母若无戒,使住于禁戒;父母性悭吝,则使开智慧,为子能如是,始足报亲德。(《毗奈耶律》)   佛教的孝亲思想超越一般世俗的小孝,但是过去一般人总认为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”,以此来批评僧侣披剃舍俗,割爱辞亲,是为大不孝。其实翻开佛教的经典,从佛陀“为父担棺”(《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》)、“为母说法”(《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》),不但克尽人子之道,成为孝亲的典范,甚至在《贤愚经》及《睒子经》都说:佛陀是因仁孝故,成三界之尊。   此外,目犍连尊者救母于幽冥之苦(《盂兰盆经》);舍利弗入灭前,特地返回故乡,向母辞别,以报亲恩(《贤愚经》);明朝蕅益大师四度割臂,为病危的母亲求寿(《蕅益大师传》);民国的虚云和尚,三年朝礼五台山,以报父母深恩(《虚云和尚年谱》)。乃至道明织蒲供母、师备悟道报父、道丕诚感父骨、宗颐念佛度母(《缁门崇行录》)等等,都说明出家人虽然在人伦关系上有了不同的内容,但并未放弃孝养父母的人子之道,因此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感人事迹。例如惠心沙弥之母,勉其用功道业,不以皇帝赏赐为荣,不以母亲一人为念;洞山良价以〈辞北堂书〉表明志在求道的决心,其母虽然“日夜常洒悲泪”,仍抑制爱子之情,回书勉励其修道证果,尤其感人肺腑。   佛教对孝道的提倡,不但把“孝顺父母”与“供养沙门、尊重梵行”,同样列为“人法”(《摩诃僧祇律》),尤其《心地观经》更说:“勤加修习,孝养父母,若人供佛,福等无异,应如是报父母恩。”甚至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认为:“假使有人左肩担父,右肩担母,研皮至骨,穿骨至髓,绕须弥山,经百千劫,血流没踝,犹不能报父母深恩。”足见佛教对孝道的重视。   在一般社会上,在家人有在家人的人伦关系;佛门里,僧团也有师徒与师兄弟的关系。《四分律》说:“和尚看弟子,当如儿意看;弟子看和尚,当如父意。展转相敬,重相瞻视,如是正法便得久住。”《太平御览》云:“师者,发蒙之基,学者有师,亦如树之有根也。”《忠心经》云:“道成乃知师恩。”佛教里,师徒之间的情谊有时更甚于世间的亲情,如晋朝昙印罹病危笃,弟子法旷七日七夜为其虔诚礼忏(《西天目祖山志》);元朝印简遇兵难,犹一如平常事奉其师中观沼公,深受元兵敬重(《佛祖历代通载》);布毛侍者依止鸟窠禅师十六年方受点拨,了悟自家面目(《景德传灯录》);宋朝怀志谨遵老师真净克文的遗训,坚拒住持领众,抛名利于脑后(《五灯会元》)。   此外,也有的师徒之间教学相长、互为师表,例如道真长老接受作住持的徒弟之命令为客人倒茶、切水果,却甘之如饴;如果今日社会大众都能学习道真长老这种“老做小”的精神,必能消除许多“老少问题”与“代沟问题”。   世间上一切事都是靠因缘和合而存在,缘聚则有,缘灭则散,即使亲如父子母女,一旦缘尽,终要分离,所以人要把握有缘时,好好相携相助。《心地观经》说“悲母在堂,名之为富;悲母不在,名之为贫。悲母在时,名为日中;悲母死时,名为日没。”堂上双亲健在,是人间最幸福的事,因此为人子女,当父母健在时就应该好好孝顺,千万不要等到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时,徒留遗憾。   孝顺父母是人子之道,人而不孝,何以为人?佛经中除了处处指陈“慈父恩高如山王,悲母恩深如大海”(《心地观经》)的孝亲思想之外,尤其进一步要吾人“视一切人犹如佛想,于诸众生如父母想”(《观普贤行法经》)。所谓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”(《梵网经》),更把眷属的范围扩大到一切众生。   吾人薄地凡夫,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视一切众生如父、如母,甚至如佛想,但对于家中眷属,例如亲子之间、夫妻之间、亲族之间、主仆之间,甚至出世的师徒之间,至少应如《长阿含经》所说: 子女应以五事敬顺父母:一者供养侍奉,无使匮乏;二者凡有所为,先白父母;三者父母所为,恭顺不逆;四者父母正令,不敢违背;五者父母正业,承继光大。   父母复以五事养育其子:一者教导子女,不使为恶;二者指示教授,趣向善处;三者慈爱照顾,入骨彻髓;四者妥为子女,求善婚娶;五者正当用度,随时供给。   丈夫敬妻应有五事:一者相待以礼;二者威严不媟;三者衣食随时;四者庄严以时;五者委付家内。   妻子复以五事恭敬于夫:一者体贴敬爱;二者家务整洁;三者温柔亲切;四者诚实毋欺;五者赞叹恭维。   为人者,当以五事亲敬亲族:一者给施;二者善言;三者利益;四者同利;五者不欺。   亲族亦以五事亲敬于人:一者护放逸;二者护放逸失财;三者护恐怖者;四者屏相教诫;五者常相称叹。   雇主应以五事对待僮使:一者随能使役;二者饮食随时;三者赐劳随时;四者病与医药;五者纵其休假。   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:一者早起;二者为事周密;三者不与不取;四者作务以次;五者称扬主名。   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:一者给侍所须;二者礼敬供养;三者尊重戴仰;四者师有教敕,敬顺无违;五者从师闻法,善持不忘。   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:一者顺法调御;二者诲其未闻;三者随其所问,令善解义;四者示其善友;五者尽以所知,诲授不吝。   过去儒家有谓“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鳏寡孤独废疾者,皆有所养”,今日人间佛教的居家之道,应该用智慧来处理人伦之间的感情,用佛法来净化、美化、弘化、佛化家庭生活。对于老中青幼等份子,彼此之间要互相爱敬、慈孝、教育、规劝,因为家人之间是一种连锁关系,父母子女等眷属就像锁链一样的环环相扣,绝不可分割,人人尽其在我,相敬相爱,个个身心健全,融洽和谐,家庭才有欢笑,家庭伦理也必然和乐美满。 ↑   二、道德观(修养之道)   道德,是人类社会应有的修养,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,正是因为人有道德的观念。道德是维系国家的纲纪法令使之不乱者,一个国家社会,如果人民失去了道德的规范,则公务人员贪赃枉法,假公济私;工商经营偷斤减两,以假乱真;朋友之间猜疑嫉妒,中伤毁谤;邻里之间挑拨离间,搬是弄非;甚至人群里,到处充斥著愚昧邪见、顽强固执、你争我夺、寡廉鲜耻、自私自利、损人不利己的人。因此,有道德的观念和生活,社会才能和谐,家庭才能安乐,朋友才能守信,人我才能互助。   何谓道德?凡是举心动念,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,就是道德;反之,对别人有所侵犯,甚至危害到社会安全的,就是不道德。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,佛教的道德标准涵盖世间的理法纲常,例如《法苑珠林》说:“入朝辅王,立志存忠;居家事亲,敬诚孝终。”又说:“力慕善道,可用安身;力慕孝悌,可用荣亲。”   此外,《大宝积经》说:“终不望他众,谁者能令和,给学者所乏,不离别众生。”《无量寿佛经》说:“粗言自害害彼,彼此俱害;修习善语自利利人,彼我兼利。”乃至《出曜经》说:“害人得害,行怨得怨;骂人得骂,击人得击。”《佛说须赖经》说:“欺为众恶本,自绝善行业,是故致痛聚,妄言何益人。”等等皆是人我之间的修养之道。   佛教以五戒十善做为人本的道德标准,倡导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不侵犯别人的身体、钱财、名誉、尊严,彻底改造人心,令人伦纲常有序,导正社会善良的风气。佛教以实践六度做为道德生活的准绳。六度中,持戒、禅定、智慧三者,即所谓戒定慧三学,可以对治贪嗔痴三毒,能克制人类自私的念头。如持戒就不会自私,不会自私,贪念就不会生起;如禅定就不会损人,不会损人,嗔恚就不会生起;如修慧就不会无明,不会无明,愚痴就不会存在。贪嗔痴一除,行布施度,则仁慈的悲心油然生起;行忍辱度,则坚毅的精神就可具备;行精进度,则勇猛的力量即能充实一切。   所以,佛教的五戒是做人应遵守的“根本道德”;十善是内心净化、人格升华的“增上道德”;因果业报是世间不变的“善恶道德”;六度则是大乘菩萨自利利他、自觉觉他的道德基础。   《大戴礼记》云:“道者,所以明德也;德者,所以尊道也。是故非德不尊,非道不明。”周敦颐说:“动而正曰道,用而和曰德。”又说:“天地间,至尊者道,至贵者德而已矣!”佛教和儒家相同的地方,都是重视道德的生活;孔子不言怪力乱神,真正的佛教也不标榜神奇灵异,而重视慈悲道德。佛教的四摄六度、五戒十善,以及正知正见、布施结缘、不念旧恶、惭愧感恩、守护六根、利乐有情、四恩总报、弘法利生、尊重包容、心意柔和、爱语赞叹、守护正念、大公无私、舍己为人、抑己从公等,都是有关道德的修行。   《禅林宝训》里,宋朝的明教契嵩禅师曾经举喻说:一个人如果被人比作桀纣幽厉,则要生气;比作伯夷叔齐,则会欢喜。桀纣幽厉,人君也,为何比之则生气?伯夷叔齐,饿夫也,为何比之则高兴?这就是有道德与没有道德的差别。正如《六度集经》说:“吾宁守道,贫贱而死;不为无道,富贵而生。”   宋朝汾阳无德禅师也说:“今之重学,古之重德;德学相扶,堪为轨则。”人生世间,人人都应该负起化导社会的责任,具有道德的人,往往能以身教影响大众。   一般人以为有了财富,人生就有了价值;有了名位,人生就有意义,其实人生的真谛并不在此,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最重要、最圆满。佛经中,有关个人道德修养身心的教示,诸如:   “当爱乐人德,欣乐人善,不可嫉之。”(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)   “扬人善事,隐他过咎;人所惭耻处,终不宣说。闻他密事,不向余说。”(《优婆塞戒经》)   “不求他过失,亦不举人罪,离粗语悭吝。”(《大宝积经》)   “但修自己行,莫见他邪正,口意不量他,三业自然净。”(《历代法宝记》)   “见人之过,口不得言;己身有恶,则应发露。”(《诸经要集》)   “常省己过,不讼彼短。”(《维摩诘经》)   “见善努力,闻恶莫亲;纵居暗室,如对大宾。”(《缁门警训》)   “常自观察己所行,不见他人所阙失,与众和颜无违诤。”(《月灯三昧经》)   “常说柔软语,远离于恶口。”(《大方广十轮经》)   “莫于他边见过失,勿说他人是与非;不著他家净活命,诸所恶言当弃舍。”(《发觉净心经》)   “见世之过患,身自依法行。”(《五分律》) “若人打骂不还报,于嫌恨人心不恨;于嗔人中心常静,见人为恶自不作。”(《弥沙塞羯摩本》)   “自受乐时,不轻他人;见他受苦,不生欢喜。”(《优婆塞戒经》)   所谓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必偃。”通常以“德”服人,人皆能心悦诚服。所以吾人要想在社会上成功立业,最重要的,应该要有道德的修养,要过道德的生活。 ↑   三、生活观(资用之道)   人,每天都要生活,生活最起码的需求就是衣食住行等资生日用。但是,同样的物质生活,每个人的需求不一,有的人吃要山珍海味,住要高楼大厦,穿要绫罗绸缎,出门非要进口轿车不坐;有的人则是粗茶淡饭、布衣粗服,生活却过得欢喜自在,所以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应该享有多少才能快乐,并没有一定的标准。   佛教对于日常生活的资用之道,并没有要求每一个信徒一定要苦修,当吃,要吃得饱;当穿,要穿得暖。只是,除了生活所需,在饮食服饰日用等各方面,不应该过份奢侈浪费。因为物质容易引起吾人的欲望,让我们生起贪恋的心。物质是有穷尽的,欲望是无穷尽的,一旦被物资引诱,则苦海愈陷愈深。所以,佛教的学道者一向生活朴素淡泊,平时所拥有的衣物合计不过二斤半重,游方僧侣随身携带杨柳枝、澡豆、水瓶、坐具、锡杖、香炉、滤水囊等“头陀十八物”及“三衣钵具”,就可云游天下。   钵是出家人的食器,又名“应量器”,也就是饮食要知节量,勿生过份贪欲之心。如《释氏要览》中说:“《梵摩难国王经》云:‘夫欲食,譬如人身病服药,趣令其愈,不得贪著。’”《杂阿含经》说:“人当自系念,每食知节量,是则诸受薄,安消而保寿。”《佛遗教经》说:“受诸饮食,当如服药。于好于恶,勿生增减,趣得支身,以除饥渴。”   此外,进食时,心存五观,更是一种健康饮食的方法。即:(一)计功多少,量彼来处;(二)忖己德行,全缺应供;(三)防心离过,贪等为宗;(四)正事良药,为疗形枯;(五)为成道业,应受此食。(《敕修百丈清规》)   在物质上不贪心执著,精神生活自能升华扩大。佛陀日食麻麦充饥、大迦叶尊者居住冢间、鸟窠禅师巢居树上、大梅法常荷衣松食、六祖大师吃肉边菜、游方僧方便吃三净肉等。他们山崖水边,日中一食,衣钵以外别无长物,而其解脱自在的心胸,你能说他是一个穷者吗?反观今之居高楼、坐汽车、童仆盈门,但每天为金钱周转、为股票涨跌而愁眉不展的人,你能说他是富有的吗?那些拥资千万,家有良田万顷,但却悭吝不舍、时时觉得自己不够的人,你能说他是富有的吗?所以富者不是真富,穷者不是真穷,贫富之间不可以从金钱物质上去衡量。   佛教虽然不太重视资用生活,但是世间还是要藉物质来呈现庄严。一个寺庙里,大雄宝殿如果不是巍峨堂皇,怎么会有人来参拜?佛像如果不庄严宏伟,怎么会有人尊敬?西方极乐世界,因为黄金铺地,七宝楼阁,富丽堂皇,所以才能接引众生,欣然往生其国。   淡泊物质,是自我要求,但不能用此标准来要求别人。佛门虽然讲究个人的生活要简单朴素,但对大众则建广单,接纳十方大众挂单。正如杜甫的〈草堂诗〉说: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庇荫天下寒士俱欢颜”。   佛教虽然呵斥物欲,反对过份耽迷于物质享受,但在普通社会里,适度的拥有物质文明的享受是合乎道德的。不过对于一些实践苦行的人,希望藉著淡泊物欲来磨练自己的意志,也是为人所称道的。例如,丛林里的生活,师父往生了,衣单用物又再传给弟子,一件衣服即可传递数代;就是我自己几年的丛林生活也莫不如此。假如我们对物质有远离的看法,就能不受物役,就能不为形累。所以《金刚经》叫人不可住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六尘的境界上。因为五欲六尘中缺陷很多、苦恼很多,一旦身陷其中,则不容易超脱,所以《大宝积经》云:“财宝色欲及王位,无常迅速须臾顷;智者于斯不欣乐,勤求上妙佛菩提。”《华严经》也说:“常乐柔和忍辱法,安住慈悲喜舍中。”如果我们能淡泊物欲,勤求法乐;能够欢喜柔和忍辱、拥有慈悲喜舍,这才是吾人生活之道。   社会上一般人的生活,物质占去了主要的部份;试想生活里的食衣住行、行住坐卧,哪一项能少得了物质?哪一项能不与物质发生关联?因为生活缺少不了物质,所以人类就甘愿做物质的奴隶。其实,人生不必只追求享乐、富有;人生不要做金钱的奴隶,应该增加生活的情趣、提高生活的品味。例如住家环境的整洁美化,有助于生活品质的提升,因此,每日勤于打扫庭院,把家里整理得窗明几净、舒适,院中亦可莳花植草,以增进生活意趣。乃至偶而与三五好友到郊外游山玩水,也会提升生活的品味。尤其能把自我融入工作或大自然之中,如花朵般给人欢喜,如山水般给人欣赏,如桥梁般供人沟通,如树荫般让人乘凉,如甘泉般解人饥渴;能够自我创造生命的价值,这才是吾人所应该追求的生活品味。   总之,人要生活,猪马牛羊也要生活,即使昆虫、动物,都需要生活。但是,生活的品味,各有不同。现代人追求时尚的品牌服饰、流行的化妆,甚至时兴瘦身、美容等“改造”的功夫;其实真正的美丽是一种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、庄严、安详、自在,所以《法句譬喻经》说:“慧而无恚,是谓端正。”能够用心改造一下自己的个性、习惯、观念、人际关系,把不好的改好、把不善的改善、把不正的改正、把不美的改美,这才是人生最基本的生活品质。   因此,人间佛教的生活观,主张生活必须佛法化,也就是除了金钱、爱情以外,在生活里还要增加一些慈悲、结缘、惜福、感恩的观念,甚至于明理、忍辱的佛法,生活里有了佛法,比拥有金钱、爱情更为充实。 ↑   四、感情观(情爱之道)   人的生命从哪里来?根据佛教的“十二因缘”说明,生命是从“爱”而来的。爱是生命的根源,所谓“爱不重不生娑婆”,父母相爱,我爱父母,我的情识之中含藏了许多爱和不爱的种子,所以投生到人间,并因为爱而累劫在生死里沉沦,因此《出曜经》说:“人为恩爱惑,不能舍情欲;如是忧爱多,潺潺盈于池。”   人因为有情爱牵绊,所以轮回生死;人因为有情感,因此称为“有情众生”。然而“法非善恶,善恶是法”,如果爱得不当,固然爱如绳索,会束缚我们,使我们身心不得自由;爱如枷锁,会锁住我们,使我们片刻不得安宁;爱如盲者,使我们陷身黑暗之中而浑然不知;爱如苦海,使我们在苦海中倾覆灭顶。但是,“爱的净化是慈悲,爱的提升是智慧”,如果能将爱升华为慈悲,则:“慈息嗔恚,悲止害觉”(《菩萨地持经》)。又《增一阿含经》说:“诸佛世尊,成大慈悲,以大悲为力,弘益众生。”慈悲是诸佛菩萨度众不倦的原动力,人人若能以慈悲相待,则爱如冬阳,可以溶化冰雪寒霜,可以激发人性的真善美,爱实不失为一种鼓励向上的力量。 因此,佛教并不排斥感情,但却主张以慈悲来运作感情,以理智来净化感情、以礼法来规范感情、以般若来化导感情。佛教鼓励夫妻之间要相亲相爱,亲子之间要互敬互谅,朋友之间要相互惜缘,进而做到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,亦即将一己的私爱,升华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。例如,佛陀静坐路中以阻止琉璃王攻打祖国,他以“亲族之荫胜余荫”感动琉璃王退兵(《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六》);佛陀对眼盲的弟子的爱护,诸如为患病比丘看病(《毗奈耶》)、为阿那律穿针(《增壹阿含经》卷三十一),乃至佛陀的本生谭里“割肉喂鹰、舍身饲虎”等等。正如《大乘宝要义论》说:“多诸有情于身命等皆生爱著,以爱著故广造罪业堕恶趣中;若复有情起大悲已,于身命等不生爱著,以不著故生于善趣。复能于彼一切有情,运心广行布施等行,一切善法相应而作,修菩萨者以大悲心而成其身。”所以《涅槃经》说:“如来即是慈悲喜舍,慈悲喜舍即是解脱。”   慈悲就是情爱的升华,佛陀的弘法利生、示教利喜,就是爱;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难,就是爱。爱就是为了你好;爱你就要成全你,要尊重你,要给你自由,要给你方便。爱是美的,爱是善的,爱是真的,爱也是净的;佛教本质上即是慈悲与净爱。   《观无量寿经》说:“诸佛心者,大慈悲是,以无缘慈摄诸众生。”《大智度论》也说:“如慈母养育婴儿,虽复屎尿污身,以深爱故而不生嗔,又愍其无知。菩萨于众生亦如是。”菩萨愍念众生,不分亲疏,因此我们应该学习诸佛菩萨,把爱从狭义中超脱出来,不只是爱自己、爱家人,更要爱社会大众、爱国家世界。我们要用慈悲去扩大所爱,用智慧去净化所爱,用尊重去对待所爱,用牺牲去成就所爱。人与人之间若能相亲相爱,则宇宙世间,何其宽广啊!   过去一些曲解佛法义理的行者,总是灌输在家信众:“夫妻是冤家”、“不是冤家不聚头”等错误的观念;其实世间男女结婚,这是爱的升华、爱的圆满、爱的统一。但是爱不是单行道,爱要彼此体会对方的心,进而把对某个人的爱,扩及到一切众生。过去儒家有谓“怜蛾不点灯,爱鼠常留饭”;佛教也说“当以慈心育养幼弱,见禽兽虫蛾、下贱仰人活者,常当愍念,随其所食,令得稣息。莫得加刀杖,伤绝其命”(《佛说阿难四事经》)。   爱是双向的,真正的爱是要成全对方、祝福对方,爱不是占有,而是奉献。小爱是爱与自己有关的,大爱是爱与他人有关的;真爱是爱真理、爱公理、爱国家、爱世界、爱人间的和平。所谓“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”,其实这应该是有情有义、大情大爱,是大慈大悲的情操,所以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失去,但是不能少了慈悲。   然而今日社会,许多人滥用了爱,丑化了爱,例如对美色的贪爱,辣手摧花;对金钱的贪爱,窃盗贪污;对不应该为自己所有的贪爱,非法侵占。不是好因好缘的爱是害人害己,爱也能造成罪恶。   诚然,爱是罪恶之源,爱也是生死之本。但是虽然有爱才有生死,然而水能覆舟也能载舟;爱虽然让人迷失,然而爱也能让人升华。佛世时,摩登伽女因为迷恋阿难尊者,经过佛陀善巧度化,终于觉悟“爱是苦的根源”(《楞严经》);莲花色女在感情的世界里受到创伤,故以玩弄爱情为报复,后经目犍连尊者开导,终于认识“不当的爱是罪恶的根源”,于是迷途知返。   爱维护了伦理,爱制定了秩序;父母、夫妻、子女、朋友之间,是靠爱来维系关系,是靠爱来制定层次。一个人如果连父母、夫妻、儿女都不要,如何爱所有众生?甚至有的人自杀轻生,自己毁身灭体;一己之不爱,如何爱他人!因此《华严经》告诉我们,要“爱人如爱己,率己以随人”。   有爱就有力量,有爱就有希望,因为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,只要合乎法律、道德,只要合乎情法的世间人伦,佛教并未否定和排斥。佛教对爱不执不舍,尤其人间佛教更要提倡过中道的生活,要用慈悲来净化所爱,要用智慧来领航所爱,要用善美来成就所爱,要用德行来加持所爱。人的生命从爱而来,吾人更应用纯爱、真爱、慈爱、净爱,来庄严美好的人间。 

\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药师经原文

  • 药师经注音

  • 药师经注释

版权所有:药师经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