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师经感应网

以佛法营造美好人生

发布时间:2019-10-17 09:54:36作者:药师经感应网

大家来到寺院,想必都会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,都会有一种虔诚的心、恭敬的心。为什么来到寺院里会有这样不同于到其它场所的心理状况呢?因为我们外在的环境不一样,氛围不一样。寺院不同于社会上的公共场所、娱乐场所的氛围,寺院里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在修行,有出家的法师,也有居士。虽然在历史上也发生过灭佛的事件,像我们常常听到的“三武一宗”灭佛等,但是再怎么灭,还是没把佛教灭掉,现在信佛的人反而越来越多。我们所有的风景名胜区,几乎都有寺院,都有流通处流通佛法,也可以请到佛像。目前我们国内也有很多的企业和艺术家,不断地在制作佛像,并且都很有规模。

现在,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开放,宗教信仰也很自由,物质生活也比较好了,所以大家开始追求精神领域的提升,需要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仰。宗教信仰,尤其对佛教的信仰,是最为稳妥、最为安全与可靠的,也是最容易被中国人接受的信仰方式。佛教已经在中国流传两千多年,已经同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融为一体。虽然佛教发源于印度,遗憾的是过去很多印度人反而不知道佛教,甚至不知道历史上有释迦牟尼佛。后来他们怎么了解到呢?是根据中国的玄奘大师、义净大师、法显法师等西行求法的高僧,写下的《大唐西域记》等著作。《大唐西域记》等被翻译成外文以后,他们再慢慢考证,通过考古发掘得到验证,原来在印度历史上确有释迦牟尼佛,佛教确实在古代印度广泛传播。

反而,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漫长岁月中,在各个历史时期,各个社会阶层,中国人都知道有佛、有观音菩萨等。更多的平民百姓,他们根本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。也就是说,在我们中国善男信女们的头脑里,佛是没有国界的。实际上,佛确实是没有国界的,他不受时空范围的局限,只要你信仰他,都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护佑。现在很多西方人也信仰佛教,如欧洲人、美洲人、澳洲人,甚至非洲人。佛教传入世界各国,为不同民族所接受,这充分体现了佛教大慈大悲、普度众生的宗教情怀。

我们过去对宗教、对佛教,会有一种片面、负面甚至错误的看法。当然,现在的社会舆论也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,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时,要求宗教界在维护社会稳定、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作用。发挥什么作用呢?就是宗教对世道人心有益的作用,要把这种好的作用发挥出来。这样的话,从整个社会环境来讲,对佛教信仰的接受与传播,将会越来越好。

我们来到寺院,更多的人对寺院,对佛菩萨,对出家的法师,是非常陌生的。长期以来我们受到的是诸如小说《西游记》、电影《少林寺》以及其它影视作品的影响,这些影视作品传达出来的更多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,因为这些都是演员演出来的,没有根据出家法师的指导,没有经过佛教界的认可。大家先入为主,接受了这样的观念以后,本来对佛教、寺院、出家人就不了解,在接受这些非常负面、片面的观念以后,对佛教的误会也就越来越深,误解也就越来越多,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一种观念,认为佛教与社会格格不入,出家人只是敲敲木鱼念念经,是很消极的等等。诸如此类的问题越来越多,再加上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,佛教寺院也受到社会各种各样思潮的冲击,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,寺院里也很不容易保持一方净土。因为寺院本身也是社会的一部分,它和社会人群息息相关。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、这样一个特殊因缘下,人们要认识佛法的本质,是非常不容易的,能够领会到佛法的真正内涵,要具足很大的善根福德因缘。因为信仰佛教,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追求,精神上的境界,超凡脱俗以后的感觉,用佛教的话讲,就是净化人心——人心完全都是清净的,完全超越是是非非、恩恩怨怨后的空灵的境界,空性的境界。

在印度,有一位居士很有名,叫作维摩诘居士。他在佛法上的成就很高,在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比有些出家法师的成就还要高。唐朝的时候,也有一位号称是中国维摩诘的居士,他的名字叫庞蕴,这位居士也非常了不起。他天天参悟佛法,后来觉得自己功夫已经很好了,有一定条件了,于是开始遍访名师。他听说在江西有一位马祖道一禅师,禅定的功夫很高,对佛法非常有境界,这位庞蕴居士就发心到马祖道一那里去参拜。参拜的时候,这位居士提出一个问题说:“不与万法为侣者,是什么人?”万法,就是万事万物,包括所有的人、社会和自然,也就是说不同世间这些现实的人和事物作朋友的人,是什么人?换句话讲,不同于凡人的人,是什么人?马祖道一就回答他说:“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,再与汝道。”意思是说如果你能够一口把西江里面的水全部喝尽,再告诉你这个答案。一般人没有那么大的气魄,也没有那么大的心量跟肚量,一口能够把西江里面的水全部喝进去。但是庞蕴居士就在马祖道一的这个答案下,大彻大悟。他在马祖道一的道场里面专门修行两年,之后他就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扔到江里不要了,带了他的家眷到山里面专修,最后成就非常高,有很多他的语录流传于世。

\

这也就是说,一个人在学业、事业有成之后,人生的归宿是什么?人生的追求是什么?维摩诘居士在印度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,庞蕴居士在中国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人,他们最终都选择去修行,这就关系到对修行的正确认识问题。修行不仅仅是念经、磕头、念佛,换句话来讲,念经、礼拜、念佛,是修行的一种方式,目的是要对治我们的散乱心、分别心、狂妄心、贪婪心,这是很重要的。

我们如何来认识、来对治内心当中的问题?我们可以看到,对于世间的东西:比如财富、物质、名位等身外之物,大家喜欢去追逐。用世间的标准来讲,这是一种成就。在过去,如果你是贫下中农,越穷越好,身份自然也就会比较好。现在可就不一样了,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不少人会认为越富越好,越有钱越好,越有钱越能说明这个人有能力,越有钱越体面。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时期,社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。但是你所拥有的物质财富,一方面可以说是你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,但另一方面,在我们创造、得到这些财富的过程中,是怎样得到、怎样创造的呢?在得到和创造的过程当中,是不是有损人利己的行为和动机?如果根据佛法的原则来讲,要自利利他,如果自利损他就是不对的,不能给别人造成损失,更不能去害人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达到双赢,大家都能够得到利益与好处。实际上我们在经营的整个过程中,更多的时候只是考虑到一方的利益,而不会去考虑到顾客,不会考虑到社会更多的人,不会考虑到国家。这样做怎么可能找到平衡点呢?在不损人、不害人的前提下,又能够在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环境下去经营事业,就显得非常重要了。

经营事业其实就是经营自己的人生。看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是从他的物质拥有量来判断:不少人钱赚很多的时候就会出问题,然后破产,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贪欲在作怪。也就是说,如果拼命的用种种方法去掠夺财富,就说明人的贪欲在扩大,贪婪的欲望在起作用。我们得不到的时候,就会采取种种手段、谋略加害于人,用佛法的观点来看,就是瞋心;如果看到别人得到财富,看到别人在进步、被提拔、有好的职务等,我们自己内心就会难过、不好受,根据佛法的观点来看,就是嫉妒心在起作用;自己比较有能力、工作比较好、家庭比较好,就会觉得别人较差,别人不如我们,别人怎么会那样差劲,根据佛法的观念来看,就是一种慢心;在现实生活当中,常常不知道自己何作何为、何去何从,不知道怎样同别人打交道,与人相处,与人为善,不知如何下手,根据佛法的观念来说,就是无明、愚痴。这些都需要靠佛法的智慧来净化。所以更应该从精神层面来看,刚才我所谈到的这几种内心的问题,用佛法的话来讲,就是烦恼。这些烦恼如果得到净化以后,通过我们个人的努力,我们能够得到多少,就是自己的成绩,自己的因果了。如果得不到,内心也不要瞋恨于人,也不要不好过;自己比别人好,也不要去轻视别人;别人比我好,也不要觉得不如人,不好受。这样的话,我们就有了平等心、无分别心,我们内心就能够找到自我平衡的办法,就不容易受到外境、别人、物质环境的负面影响。不然,我们的心时时刻刻都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左右,不知不觉,自己就找不到感觉,自我的意识慢慢就没有了,自己更不知道要怎么做、怎么走,就会迷茫困惑。这是当代很多人所遇到的问题,他们总是处于迷茫、困惑、彷徨、无助、无奈等状态,久而久之,人就成了一个亚健康的人。这样,自己的生活就越来越缺乏乐趣和方向,没有能力去认识自己的问题,没有能力去反省自己的问题,更谈不上如何来改进自己的问题。

现代社会因为科技、商业、物质的主导作用,人内心的力量、心灵的力量越来越脆弱,变得没有能力去查找问题。如果你想在社会上有所成就,能够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,自己就要拼命地努力工作。久而久之在这样的大环境里,人就会活得越来越累。你拼命的工作,虽然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,但内心当中的幸福和快乐,反而离自己越来越远。天天工作,就没有时间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,没有心思来享受天伦之乐,来享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优美。也就是说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物质,自己没有心思去享受它,更不要说我们内心的境界与功夫了。因为我们所有的心都用到物质层面去了,不知不觉,自己的心就成了物质的奴隶,也就是物质主导了我们的心,而不是以自己的心来主导物质。当然佛教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唯心主义,佛教谈的是缘起论,心和物是平等的,最终都能够用空性来解释与会通。

如果心变成物的奴隶,是很痛苦很悲哀的事。怎么办呢?不是说我们不去创造,不去努力,不去追求,而是说我们在努力、创造、追求的过程中,我们所遇到的问题,如何来面对与解决?内心的创伤如何来弥补?内心的困惑如何来破除?从而能够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,对自己的未来与前途越来越感到有希望。

首先要认识到,自己生活在世间,对世间是一个有作用的人,是一个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人,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。更进一步来讲,与自己所接触到的人,比如与自己同一单位的人、同一部门的人、同一企业的人相处,你如果是主管的话,应该要有恩于大家,有利于大家,有助于大家,这样下面的员工,跟我们相处的人,才会觉得我们的主管,我们的上司,我们的负责人,对我们有恩、有利、有帮助,自然而然大家都会拥护,感恩戴德,听话服从。如果反过来,带头人自己也会很痛苦,觉得手下这些人不可靠,不值得我信任;下面人也一样会觉得,上面领头的人,都是自私自利、不顾大众利益的,久而久之也会背叛。这样,我们整个人生的方向就没有了,我们整个的环境就不和谐了,问题就会百出,要做的事就干不成。所以,我们在一个单位里面,只要有人的地方,肯定会有问题,会有矛盾,会有烦恼。我们要净化自己内心的烦恼,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,以及要同我们相处的人、自己周围的人、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人,跟我们利益相关的人改善关系,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去对待与解决。这样慢慢把这个问题想通了,这个问题得到淡化了,其它的工作自然而然也就会越来越好做,事业也就会越来越有成了。(信息来源:摘自《法音》)

编辑:明蓝

\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药师经原文

  • 药师经注音

  • 药师经注释

版权所有:药师经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