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师经感应网

净土宗特色

发布时间:2019-11-14 09:51:18作者:药师经感应网

净土特色

下面我简单把净土宗的特色(四句话),简单跟大家说明。请合掌:

净土宗之特色:

本愿称名,凡夫入报,平生业成,现生不退。

请放掌。

净土宗能成为一个宗派,是有它本宗系统的教理,有它本宗的特色,如果没有特色,就不能构成这个宗。

很遗憾的,唐朝末年,善导大师这一系列的净土宝典在中国失传了。这一千多年来,凡是弘扬净土法门的大德,都没有看到,当然也没有参考到,也就没有依据善导大师的思想弘扬净土宗,多半依据他宗他派,如用天台宗、禅宗的教理教法来解释净土。这样,净土法门就夹杂了,混淆了,失去了净土宗的特色。

失去特色就会怎么样呢?就看不清净土宗的面目,不知道该怎么修持才是正确、明朗、没有任何含糊的,就好像雾里看花,看不清楚。

慧净上人把善导大师这一系列的著作清楚明白地展现出来,我们心中才明朗,我们对净土宗教法的理解才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再雾里看花。

比如我们刚才讲的宗旨,第一句「信受弥陀救度」,这在以前,有人清楚地提出来吗?没有!只有善导大师思想里说到:「如来大悲于苦者,心偏愍念常没众生,是以劝归净土,亦如溺水之人急需偏救,岸上之者,何用济为?」只有善导大师这一系列的思想才强调这个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。

而一般人所弘扬的净土理念,大都夹杂某种修行的成分、自力的要求,所以是不够纯粹的。不够纯粹了,特色就会模糊,不鲜明。

我们刚讲的四句偈就很鲜明,怎样信受弥陀救度?只要专称弥陀佛名;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给弥陀救到了,也没说要达到什么程度。

为什么说专称弥陀佛名就给弥陀救到了?这是有经典依据的,《观经》说:

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众生摄取不舍。

善导大师解释说:

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,彼佛心光,常照是人,摄护不舍;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。

只要有专念阿弥陀佛名号、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阿弥陀佛的心光就白天晚上都照着他,不离开他。

「摄护不舍」:“摄护”就是救度和保护,不放弃我们,不舍离我们,这就是救到了。救到了才叫不舍,一旦救到我们,就不离开我们,不舍离我们。所以,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、愿生弥陀净土,就被阿弥陀佛救到了。多么简单!多么明朗!所以说众生口常称佛、身常礼佛、心常念佛,佛即闻之、见之、知之,就给佛救到了,光明就摄取了,就不舍离了。所以大家不要担心临终时怎么办,已经给救到了嘛!还要怎么办?佛来办,不需要你来办。我们现在只要专称名号,就往生一定,我们就已经被弥陀救到了。阿弥陀佛把我们救到了,还会放弃吗?不会的!这叫摄取而不舍。

这样的法门,这样的特色,只有在善导大师的思想体系里才有。但是,一千多年来,没有人谈,没有人宣扬。虽然现在善导大师的著作已经在世界上流传,但如果不经过上人系统地整理出来,也不会这样明朗。

特色这四句话、十六个字可说是斩钉截铁、旗帜鲜明,非常清楚明朗,毫不含糊。

特色一:本愿称名

\

「本愿称名」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专称弥陀佛名。所谓:

望佛本愿,意在众生,

一向专称,弥陀佛名。

我们为什么强调「专」、强调「称名」?不要求你的心到底如何,这是因为符合阿弥陀佛的本愿。祂没有要求我们要达到什么境界,只讲「信受、愿生」,“是不是信受我的救度?是不是愿生我的净土?你愿意,你专称,这样就够了。”不问你念名号有没达到清净心,第十八愿根本没有这个条件,这样的称名叫「本愿称名」。

跟「本愿称名」相对的就是「功夫称名」,“念佛要达到某种功夫”;「发菩提心称名」,“念佛要先发菩提心,否则恐怕不能往生”;「清净心称名」,“你虽然称念名号,可是如果没有达到清净心,功夫没有成片,也不能往生”;「六度万行称名」,“你虽然称念名号,可是你没有行六度万行,那也不能往生”;「戒定慧称名」,“你虽然称念名号,可是持戒不清净,只怕你不能往生”。这些通通不对。虽然也讲称名,也在弘扬净土,也讲持名念佛,但要多戴个帽子,“要持戒、要禅定、要智慧、要开悟、要持咒、要诵经……”,加了很多。

我们不一样,我们说「本愿称名」,只要称名,就符合阿弥陀佛的本愿,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专称弥陀佛名。称名是弥陀本愿所设定往生净土的方法,我们只要念佛就顺佛本愿,善导大师解释这就是「正定之业,顺彼佛愿故」。

\

其它宗派的解释没有这样的教理、思想,因为他们不了解本愿。所以「本愿」两个字,是我们净土思想的核心。

「本愿」是什么?广泛讲是四十八愿,讲净土宗、讲念佛往生,就是指第十八愿——「念佛往生愿」,这是我们净土宗的大根大本,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根本保证。离开这条誓愿,可说都在门口打转,没有登堂入室。称念弥陀名号,如果不知道这条本愿,可讲是雾中观花,很茫然。

大家要明白,我们的念佛跟一般不一样,虽然也是称名号,但我们所依据的教理是弥陀本愿,我们的心是安稳不动摇,因为弥陀本愿保证我们:口称名号,欲生我国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所以,本愿的称名,就绝对往生极乐世界。

如果不是本愿称名,他内心会忐忑不安,他不能百分之百往生。

我们信顺弥陀本愿救度,我们往生一定!这是现生就可以安心,临终百分之百都往生,平生是业成的;往生到极乐世界是直入报土的(因为今天时间有限,没办法细讲)。

大家要知道,虽然同样是称念弥陀名号,我们讲“本愿称名”是依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解释称名,这才是纯粹的,不夹杂的。

如果依禅宗的解释,就是讲心性,说:“阿弥陀佛在西方十万亿国土之外;虽然在十万亿国土之外,但不离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性,我们的心性尽虚空、遍法界,所以念佛可以往生到心性的国土。”大家听起来复杂不复杂,玄妙不玄妙?头晕不头晕?“为什么要念名号?因名号是无量光、无量寿,我们的心性也是无量光、无量寿,众生心性与佛平等,以我们无量光、无量寿的心性,来称念阿弥陀佛无量光、无量寿的名号,往生到无量光、无量寿的净土……”,很多天台、禅宗的大德都是这么解释的;“如果你念名号,减少你的妄想,心性开发得更多,就跟阿弥陀佛的无量光、无量寿感应道交了,往生就可能了”,这就是天台宗、禅宗的解释,这是难行道。

而我们净土宗是说,不管有没有开悟,只要你称念名号,随顺弥陀的本愿,绝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因为念佛往生是乘佛愿力,是自然之所牵,自然往生安乐国。

特色二:凡夫入报

接下来「凡夫入报」。

在座各位是不是凡夫?(莲友答:“是。”)是凡夫,不好意思。但我们就是这样,怎么办?

凡夫是什么相?凡夫的相是画不出来的,可是拿六字名号一照,就照出来了:只有贪瞋痴,贪名、贪利、爱妻、爱子,这就是凡夫。我们大家都是凡夫。依据各宗各派的解释,凡夫根本不可能到弥陀的报土。报土是何等的境界?按照天台的教理,只有地上的大菩萨,连阿罗汉都没有份,我们凡夫怎么能往生?

我们说「凡夫入报」,凡夫能往生是靠什么?我们进入的净土——报土,不是一般讲的凡圣同居士、方便有余土、实报庄严土、常寂光土。那是天台宗讲的。站在善导大师纯粹净土宗的立场,这样的解释是不正确的。可是中国一千多年来,我们所接受到的观念都是这样。为什么会有这种解释呢?因为他们是依据你的修行功夫,你是凡夫就到凡圣同居土,你是阿罗汉就能到方便有余土,大菩萨才能往生到实报庄严土,这就夹杂了自力,不纯净。

善导大师解释净土的思想是「凡夫入报」,这在《观经疏》〈玄义分〉就有解释,大家回去可以看一看,大约在五十几页的地方,关于“凡夫入报”有个问答,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,我们不多解释了。

总之,我们到了极乐世界,是直入报土,不必在莲花胎内过五百岁。大家到极乐世界,不用找个莲花蹲在里面五百年都不见佛。《无量寿经》说「疑惑佛智」的人在莲花胎中“五百岁不见诸佛”。什么是「疑惑佛智」?以善导大师的判断,杂行杂修就是疑惑佛智,专修专念就是明信佛智。疑惑佛智的人,不可能专修专念。专修专念的人,他能明信佛智,他才能安心地专修专念。他明白,“哎呀!原来六字名号就是佛的智慧!”他满足了、明白了、信顺了,才会很满足地、很欢喜地从早到晚就念“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……”,别的千法门、万法门,他都不需要,有这句名号就足够了,别的法门他既修不起也不需要修。

什么叫修不起?六度万行我们修得起吗?修不起的,我们往生西方需要靠这些吗?也不需要,我们有六字名号就够了。

但是,话讲回来,“三福”等等,是我们念佛人应该做的,只是我们不把它拿来认为说“好像仅仅念佛不足往生,一定要加这些才能往生”,如果有这个观念,就是杂行杂修。如果没有这个观念,你做再大的善事、修再大的功德,都是专修念佛人,我们念佛人也都提倡这样做,能这样最好。只是不要有那种“单念名号不够”的观念;“要靠这些来补助”,那就是杂行杂修、疑惑佛智,到了极乐世界五百岁不见诸佛。

专修念佛并不是排斥戒善,好像一切善事都不能做,不是那样,是我们不要有疑杂的心,不要以为名号功德不够、还要靠这些来凑。

既然弥陀名号这样广大无碍地救度我们,我们也要行菩萨道,学佛大悲心,力所能及地弘扬这个法门;我们念佛,也要和谐社会,也要行善积德,“诸恶莫做,众善奉行”,这个是第二个层次,在弥陀名号必定救度的大前提下再谈第二个层次,不要混在一起。这样就比较圆满,就没有杂行杂修的缺失,同时也能够做到佛弟子应该做的、应该行的,让大家现世得平安,临终也能得利益。

这就是「凡夫入报」。

特色三:平生业成

「平生业成」,刚刚约略提到一点,就是不等到临终,我们现在念佛就被阿弥陀佛救到了,这叫「平生业成」。

往生,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「平生业成」。「业」是往生西方的净业。“业”就是事业,往生西方的事业达成了,什么时候达成的?是我们现在专称弥陀名号、愿生弥陀净土就达成了,就给弥陀救到了,这叫“平生业成”,平常的生命当中——他没到临终,平生的时候就被弥陀救到了——往生就达成了,不可能再改变;怎么死跟往生是没有关系的,大街上死大街上往生,家里死家里往生,山上死山上往生,船上死船上往生,半空中飞机爆炸半空中往生,好不好?(莲友答:“好。”)

另一种是“临终业成”。什么叫「临终业成」呢?就是一辈子没念佛,临终时才开始念佛,当下念佛,当下往生,这叫「临终业成」。

一辈子没有念佛,一辈子没有修行,临终才信顺救度、开始念佛,或平时杂行杂修、心中不定,等到临终见到阿弥陀佛现前,他才确定能往生的,也叫「临终业成」。

我们专修念佛的人不属于这类,我们信受弥陀救度、专称弥陀佛名、愿生弥陀净土,我们的往生就达成了,这个叫「平生业成」。

「临终业成」的人就好比火车十点要开时,他临了才来,一步刚好跨上车,也能上车。而「平生业成」的人是火车十点要开,他在九点就已先坐上去了。我们就像八十岁要开的火车,五十岁就已上车,就已经坐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了。这样好不好?(莲友答:“好。”)专称弥陀佛名就是坐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了,阿弥陀佛会不会半路上把你扔下去?不会呀!只要你自己不下去,谁会把你绑下去?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光明摄护着你,十方诸佛也保护你,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也会看着,不让你下船,你怎么会离开本愿船呢!

这就是“平生业成”,十点的车,九点五十九分上车尚且可以到达目的地,何况我们九点就安稳地坐上车,岂不是更有把握,对不对?

临终念佛的人尚且能够往生,平生念佛的人更是往生确定,这叫“平生业成”。临终念佛能往生,《观经》讲下品下生的人,是临终的时候念十声佛就往生了,不是说只有临终念佛才能往生,而是说连这样一个下品下生的人,他临终念十声都能往生,何况平生专修念佛的人,就更能往生!这叫“平生业成”。

特色四:现生不退

「现生不退」就是我们今生、不必等到往生极乐世界就能达到不退转。

「现生不退」是我们净土宗的一大特色。各宗各派的说法,要达到不退转至少要修行一大阿僧祇劫。我们各位有修行一大阿僧祇劫的吗?没有!我们都是修三界六道的轮回。修行菩萨道要一大阿僧祇劫才能达到不退转,那我们怎么达得到?

善导大师思想之外的净土信仰,不是我们纯粹净土宗的思想,他会说往生极乐不退转,可是善导大师的思想是说我们今生就不退转。

大家回去看《阿弥陀经》,经中说:「若有人,已发愿、今发愿、当发愿,欲生阿弥陀佛国者,是诸人等,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」接下来说:「于彼国土,若已生、若今生、若当生。」这里就先说不退转,然后才说往生极乐世界。

关于现生不退转有很多的经证。大家有没有看过上人编的小书《净土宗之特色》?还没看到?还没流通到这里?大家看到之后要多读多背,每个条目之下都有很多的经文及祖师的解释,不是我们自己讲的。如「本愿称名」下面有很多的经文,来证明净土宗的称名不是信心称名、也不是功夫称名,我们是「本愿称名」。「凡夫入报」也一样,有很多经文证明凡夫可以往生到弥陀的报土,有经文、有祖释来解释的。「平生业成」更是这样,证明我们的往生是在平生就达成了,临终怎么样的死法没有关系,已经「平生业成」了;「现生不退」仍然是这样。所以这四句话是我们净土宗的特色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药师经原文

  • 药师经注音

  • 药师经注释

版权所有:药师经感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