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丕阳的风骨:晚明一代名臣孙丕阳
陕西富平前贤名流中,以功业响彻古今者,当推王翦父子。不过,诚如司马迁《史记》中批评的,王翦身为秦国老将,始皇嬴政对他以师相待,“然不能辅秦建德,固其根本,”只知“偷合取容,”保全自身,实为此公人生一大败笔。这个不说也罢。若以辅助朝廷建德固本而论,晚明一代名臣孙丕阳是不可忽视的人物。
深秋季节,笔者来到富平流曲镇,意欲拜谒这位明万历年间曾两度出任六部之首吏部尚书的阁老墓地,却惟见沃野百里,一川萧瑟,老先生巍然高卧三百余年的墓冢,早已毁于文革浩劫,荡然无存了。据当地人讲,当年造反派曾掘开孙墓,墓内没啥金银珠宝,值钱器物,连尸骨亦无存,想是已化人土里了。不过,正像他的尸骨早与家乡土地融为一体,有关这位历史名臣的种种传说及其凛然风骨,也早融人民间,流传甚广了,其中最为富平人津津乐道的,莫过于“孙丕阳不转堂。”故事大意是,万历年间,孙丕阳以大理寺右丞身份出巡湖北,发现当朝首辅(相当于宰相)张居正的儿子张炳仁依仗父势,横行乡里,且暗造地宫,图谋不轨,遂明察暗访,并设计从炳仁嘴里套出供词,将其拿下。张居正在京闻得消息,忙假传圣旨,连下十二道金牌宣调丕阳即刻回京,企图釜底抽薪,中止对此案的查处。冒着违旨抗君的杀头危险,丕阳在妻子帮助下,识破假金牌毒计,乃毅然决然斩了张炳仁,这才回京复命云云。传统戏《假金牌》,便是据此故事编的。
其实,这个故事并不符合历史事实。据《明史》载,孙丕阳是隆庆中(1570年左右)擢升为大理寺右丞(此前担任浙江道监察御史,为正七品;大理寺右丞为正四品)。隆庆是明穆宗朱载重的年号,故事中所说的“万历”则是穆宗儿子朱翊钧(明神宗)的年号。隆庆年间担任首辅的是高拱(张居正为次辅,是高的助手)。孙丕阳任大理寺右丞期间,曾受“落职候勘”(停职审查)处分,不过起因却是他曾上书皇帝弹劾高拱,复被高的门生反咬一口遭弹劾丢了乌纱帽。后来使丕阳官复原职的不是别人,正是取代高拱为首辅的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张居正。
从丕阳万历元年(1573年)擢升为右佥都御使(正四品),旋因边功又升为右副都御史(正三品)来看,张居正还是很赏识和重用丕阳的。须知,右副都御史是明朝纪律监察机构都察院的二把手,而作为“天子耳目所寄”的都察院,与其他五部(吏部、兵部等)合称“六部”,并与刑部、大理寺(相当于最高法院)构成明朝的司法监察系统。不过,丕阳虽位高权重,获得当朝首辅信任,仕途看好,却并不盲目跟从领导意图,而放弃为官做人原则。我们知道中晚期明王朝政治的一大特点,是宦官专权。当初,张居正能够取代高拱,便是与大太监冯保内外联手的结果,并依靠这种“利益共同体”和李太后的支持(其时,万历皇帝年幼,尚未亲政),张居正理政十年,完成了他的改革大业,使将倾的朱明王朝大厦得以巩固。
出于政治家的现实考虑吧,有次,孙丕阳出巡冯保家乡保定府等地,行前,张居正示意他在冯的家乡为其建立功德牌坊,殊不知丕阳的为官原则是三个字:“莫作怪。”这种为权势太监立甚牌坊的事,自属“作怪“之列了,故《明史》记载丕阳对此事的态度是“拒不应。”一下子得罪朝内宫内两大权势人物,深知此后宦途不妙的孙丕阳,遂于万历五年以病引退回到富平老家。从上述史实中不难看出,所谓丕阳斩居正之子的事纯属子虚乌有;当然,民间传说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,记得有份资料讲过,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,丕阳升任监察御史后,曾上书嘉靖皇帝(明世宗)弹劾当时奸相严嵩之子严世藩不法行为,“朝野大快。”《明史》亦记载说丕阳在御史任内,巡察畿辅(顺天府)、淮、扬等地,不避权贵,风裁矫然,其雷厉风行绝不手软的工作作风,是他赢得“发奸如神”的美誉。
张居正死后,丕阳复出,先后担任过南京应天府尹、大理寺卿(高院院长)、户部右侍郎等职。这期间丕阳风骨依旧不说,还做了两件大好事:一是万历十五年(1587年),黄河以北地区闹饥荒,丕阳曾把家乡富平和蒲城一带灾民充饥的石粉(俗称观音土),给万历皇帝进了几升,谏言“宜宽赋节用,罢(免)额外征派及不急务,损上益下,”以救民命,巩固国家根本。万历皇帝感纳其言,颇有减免。二是孙丕阳担任刑部尚书期间,革除积弊,简化司法程序,加快清理冤家错案,并酌情放宽刑罚,一时“刑律大减”。记得苏轼说过不是人磨墨,而是墨磨人意思的话。个中慨叹的,除了岁月易逝,人生短促,恐怕亦不无这位大诗人对古来官场“磨”人傲骨热血易冷的隐痛。孙丕阳自26岁中进士步入仕途,至81岁挂冠回家养老,其间起起落落,数上数下,可谓饱尝宦海风波;但此老愈“磨”风骨愈硬,不坠青云之志。《明史》称他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出任吏部尚书后,“挺劲不挠,百僚不敢以私干者”。即不敢仗着私谊找他通融关系或跑官要官。不过,在当时皇帝昏庸,内有宦官专权,外有朋党纠结的封建官僚体制中,丕阳虽说素负声望,但也很难有大作为的。
万历三十六年(1609),已告老在家,年已78岁的丕阳再次被任命为吏部尚书,白首入朝,此老自念“非荐贤无以报国”,然先后推荐的几批干部人选,均无下文。加上他主持处理的几起违纪案件,遭到利益受损一方的连连攻击,丕阳屡屡辞职不得,只好挂冠而去了。
转眼近四百年过矣。此老风骨,将永垂青史,激励后人了。